最近电影《长安的荔枝》票房突破3亿,导演大鹏在综艺节目《毛雪汪》里揭露了一个令人惊讶的选角内幕——他本来打算让李雪琴来演杨贵妃!这一消息立刻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,大家纷纷惊叹:“东北脱口秀演员要演古代贵妃?”同时,也在探讨“贵妃最终连脸都没露”这一独特设计的创意。今天,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一大胆而富有争议的创作选择背后,可能隐藏的深意。
一、从“李雪琴版杨贵妃”到“一只手的留白”
大鹏曾在微博上晒出过为李雪琴量身定制的杨贵妃造型设计稿。画面中的杨贵妃身穿鹅黄色宫装,头戴珠翠,手持荔枝,姿态优雅,宛如从古代走来的贵族女性。在《毛雪汪》中,大鹏解释道,选择李雪琴来演杨贵妃,是因为她的笑容充满感染力,非常符合“桃花笑尽红尘妃子笑”的诗意,甚至认为李雪琴的幽默感能为这个角色注入新的生命力。然而,最终成片中的杨贵妃却仅以“一只纤纤玉手”象征性地出现,连她的面容都没有露出。
这一反转引发了观众的两极反响:支持者认为“美的定义不该被局限于一种标准”,而反对者则认为“脱口秀演员演贵妃完全不搭”。但从导演的角度来看,这个创意恰恰体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——用留白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。当杨贵妃的具体形象消失时,“杨贵妃是什么样子”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开放式命题,每个观众都能根据自己的想象,在脑海中勾画出心中的绝代佳人。
展开剩余60%二、贵妃不露脸的三大创作考量
1. 突破历史人物的固有印象
传统影视剧中的杨贵妃,往往被刻画为“肥环瘦燕”式的完美女性,象征着“倾国倾城”的美貌。大鹏坦言:“美是没有统一标准的。”如果按照李雪琴的形象来演绎,虽然能带来耳目一新的效果,但可能会陷入另一种审美的偏见中。而通过隐藏杨贵妃的真容,导演让观众跳出“以胖为美”或“倾国倾城”的传统二元框架,回归到诗句中“妃子笑”的真正意境。
2. 聚焦叙事核心:小人物的视角
《长安的荔枝》实际上是一部描写唐代普通百姓逆袭的故事,真正推动剧情发展的,是李善德这一小人物。杨贵妃在影片中的作用,更多是作为一种象征——她代表了唐代权力的巅峰与奢华,却无需具体展示。正如网友调侃道:“让观众记住那位在红尘中奔波的小官员,比看贵妃吃荔枝更加令人印象深刻。”
3. 平衡喜剧与历史的厚重感
李雪琴作为脱口秀演员,天然带有喜剧元素。如果她的形象被带入杨贵妃的角色,可能会弱化影片的历史深度。而采用“一只手”这一简约的设计,既保留了杨贵妃作为象征的意义,又避免了过度娱乐化的嫌疑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恰恰是导演对马伯庸原著“见微知著”风格的致敬。
三、争议背后:电影艺术的多元表达
李雪琴本人在回应这一选择时,既显得谦逊又带有幽默感,反而消解了不少外界的质疑。而大鹏从最初的“认真考虑选角”到最终“彻底放弃具象化”的转变,展现了他作为创作者的清醒头脑——真正的改编,不是简单的复刻经典,而是赋予故事新的生命力。
当观众为“东北贵妃”的形象脑补段子时,当影迷为“杨贵妃该不该露脸”争论时,这部电影已经突破了单纯的古装题材,进入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艺术领域。它就像那颗跨越千里的荔枝,在历史的曲折时空中,砸出了一个充满现代感的坑洞,邀请每一个观众跳进去,填上属于自己独特的答案。
那么问题来了:如果让你来选角,你会选择谁来演杨贵妃?是李雪琴这种充满喜剧感的版本,还是按照传统印象中的绝代美人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“平行宇宙”想法!
发布于:江西省广升网配资-配资炒股配资优秀-股票配资学习平台-十大配资平台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